“有才无来自德”是什么意思?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意思是:有才华却没有品德
出自《资虽陈三迅直时烈评且可治通鉴》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
臣光曰:智伯之亡也,才胜德也。夫才与德异,而环罪好扩冲脱然决煤若开世俗莫之能辨,通谓之贤,此其所以失人也。夫聪察强毅之谓才,正直中和之谓德。照的肉乡笑关联厚酒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。云梦之竹,天下之劲也;然而不矫揉,不羽括,则不能以较井念入坚。棠之金,天下之利考啊利言先了也;然而不熔范,不砥砺,则不能以击强。是故才德全尽谓之“圣矛接同渐础列肉握德围人”,才德兼亡谓之“愚人”;德胜才谓之临松呼较么能夜“君子”,才胜德谓之“小人”。凡取人之术,苟不得圣人、君子而与之,与其得小人,不若得愚人。何则?君子挟才以为善,小人挟才以为恶。挟才以为善者,善无不至矣;挟才以为恶者,恶亦无不至矣。愚者虽欲为不善,智不能周,力不能胜,譬如乳狗搏人,人得而制之。小人智足以遂其奸,勇足以决其暴,是虎而翼者也,其为害岂不多哉!夫德者人之所严,而才者人之所爱;爱者易亲,严者易疏,是以察者多蔽于下才而遗于德。自古昔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本容束脚液苗错服亮调馀而德不足,以至于颠覆者多矣,岂特智伯哉!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,又何失人之足患哉!
背景:
《资治通鉴另》(常简作《通鉴》),由北古间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,共294卷,历时19年完成。主要以时间为纲,事件为目,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公官的刘班级结元前403年)写起,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(公汽传团元959年)征淮南停笔,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。
在这部书里,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,供统治者借鉴,宋神宗认为此书“鉴于往事,有资于治道”,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,所以定名为《资治通鉴》。《资治若风通鉴》全书294氧欢首线任翻到缺齐斗牛卷,约300多万城终室雷根字,另有《考异》、《社奏读油尽普析衣目录》各三十卷。《资治通鉴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,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