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大问百书>生活百科>道是无情却有情,出自那首诗,它表达了什么

道是无情却有情,出自那首诗,它表达了什么

2024-08-16 23:11:53 编辑:zane 浏览量:648

道是无情却有情,出自那首诗,它表达了什么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《竹枝词》,此句用了双关的手法,原文是“晴”,谐音为“情”,它既写了江上阵雨天气,又表达了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,贴切自然。

原文:

竹枝词

唐代:刘禹锡

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踏歌声。

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漏枝搏晴却有晴。

译文:

岸上来自杨柳青,江中风浪平,忽然360问答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。

就像东方出太阳,西边落雨。你说它不是晴天吧,它又是晴天。

道是无情却有情,出自那首诗,它表达了什么

扩展资料:

创作背景:

刘禹锡于公发同元822年(唐穆宗长庆二年)正月至公元824年(长庆四年)夏在夔返祥(kuí)州任刺史,作《竹源氢严括某祖预旧万棉作枝词》十一首。这是其中一首。

赏析:

首句“杨柳青青江水平”,描写少女眼前所见景物,用的是起兴手法。所谓“兴”,就是触物起情,它与后文要表达的情事。并无直接关系,但在诗中却是不可少的。

这一矛损今造走句描写的春江杨柳,最容易引起人的情思,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第二句:搭激“闻郎环队李措毛氧赶食觉架鸡江上唱歌声”。这一句是叙事,写这位少女在听到情郎的歌声时起伏难平的心潮。

最后两句“东边日出西边雨,道是无晴却有晴”,是两个巧妙径问的隐喻,用的是语意双关的手法。最各课载“东边日出”是“有晴”,“西边雨”是“无晴”。

“晴”和“情”谐音氢宁经水儿考照胡足胡,“有晴”、“无晴”是“有情”、“无情”的隐语。“东边破斗规器预那除革游日出西边雨”,表面是“有晴”、树善既获是温应“无晴”的说明,实真歌际上却是“有情”、“无情”的比喻。

这使这个少女听了,真是感到难以捉摸,心情忐忑不安。但她是一个聪明的女子,她从最后一句辨清了情郎对她是有情的,因为句中的“有”、“无”两字中,着重的是“有”。

因此,她内心又不禁喜悦起来。这句用语意双关的手法,既些写了江上阵雨天气,又把这个少女的迷惑、眷恋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巧妙地描绘出来。

此诗以多变的春日天气来造成双关,以“晴”寓“情”,具模厂白查川有含蓄的美,对于表现女子那种含羞不露的内在感情,十分贴切自然。最后两句一直成为后世人们所喜爱和引用的佳句。

这种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而形成的表现方式,是历代民间情歌中所习见的。它们是谐声的双关语,同时是基于活跃联想的生动比喻。它们往往取材务席散玉染群常些面于眼前习见的景物。

用谐音双关语来表达思想感情,是我国从古代到现代民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。这首诗用这种方法来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。

更为贴切自然,既含蓄,又明朗,音节和谐,颇有民歌风情,但写得比一转述才什兴首场终感云静般民歌更细腻,更含蓄。因此,历来为人们所喜爱传诵。

版权声明:文章由 大问百书 整理收集,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立即处理。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awenbaishu.com/life/58872.html
热门文章